师资队伍与资源
2018-04-26 20:04     (点击: 884)

1.教师队伍

康复治疗学专业于2011年批准并开始招生,假肢矫形工程专业于2016年获批并开始招生,康复治疗学专升本专业2017年获批并开始招生,目前在校生464人。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人,外聘教师13人,其中2011年、2012年各引进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1人;2014年引进假肢与矫形器专业1人,传统康复博士1人;2015年引进康复专业硕士3人,其中2人为香港理工大学硕士,方向分别为物理治疗学和义肢学;2016年引进运动生物力学博士1人,香港中文大学运动医学硕士1人。2017年引进运动康复学博士1人。外聘教师13人,均为高级职称,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,硕士生导师9人。专任教师中副教授3人,讲师5人,助教1人,实验员1人;有硕士、博士学位的比例100%35岁以上3人,35岁以下7人;学缘结构达100%

学院规划未来5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:建成一支以博士学位师资占约40%、硕士学位占约60%、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、专业方向齐全、教学理念先进、具有雄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、规模达20人的师资队伍。

2.教学资源

2.1 教学设施

2.1.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

我院的康复综合实训室于2012年开始建设,现已建成包括运动疗法实训室、作业疗法实训室、运动学实训室、理疗学实训室、康复评定学实训室、假肢矫形器实训室和传统康复技术实训室等7个实训室在内的综合性实训室,并包括独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,可以承担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学、实验、科研任务。实训室总面积约600平方米,其中运动疗法实训室100平方米,作业治疗室50平方米,运动学实训室50平方米,物理因子治疗学实训室50平方米,假肢与矫形器实训室200平方米,康复评定学实训室50平方米。目前康复综合实训室主要承担康复治疗学专业、特殊教育学专业、言语与听力学专业以及临床医学、护理学和中医学等专业康复医学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,能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。

康复治疗学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,现已有2011—2013级三届学生进行了实习阶段的学习,我们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一批相对稳定的、带教能力强的,全国水平一流的康复实习基地。2014年,2011级学生实习基地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、上海华山医院、上海第一人民医院、山东省齐鲁医院等9家高水平康复医院;通过学生反馈及实习效果考察,综合考量的情况下优化完善了2012级、2013级学生的实习基地,新增江苏省人民医院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、北京康复医院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多家国内高水平康复机构。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成,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,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。

2.1.2教学、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

2013年以来,年度开出各类实验项目102项,其中言语治疗14项;作业治疗18项;运动学17项;运动医学2项;运动疗法学17项;传统康复学17项;临床康复学17项,实训项目开出率100%。在完成教学计划内任务的同时,实训室开放时间大于必修实验课学时的50%,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便利。

康复综合实训室现有仪器设备 119 台(套),满足了目前专业人才培养教学需求,保证了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计划实施。

2.1.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情况

学校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,本专业有6门课程实现了网络课程教学。

2.2课程资源

本专业所属核心课程9门,以校级或院级立项的形式,分年度启动6门课程建设计划,以专项经费资助,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方案。积极申报《人体发育学》、《中医康复学》、《中医学(康复治疗学方向)》3门校级优秀课程;在《运动疗法学》、《运动学》和《假肢与矫形器学》尝试开展了混合式和案例教学模式;制订了《运动疗法学》、《作业疗法学》和《言语疗法学》的实训质量评价指标,实训教学效果明显;为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水平,提高专业教师的授课质量,积极邀请昆明医科大学的康复医学专家敖丽娟教授等4位校外高水平知名专家来校交流讲座,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。

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,丰富教学内容;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,制定课程标准,形成完整的课程大纲、课程考核标准、优质教材、多媒体课件、电子教案、课程教学视频资料、习题和试题库等课程资源。

将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融入课程建设方案,推行研究型教学,开展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、案例式、PBL式及混合式教学;推进形成性评价与网络考试改革,根据课程特点,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。

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方面,制定实施双语课程建设实施计划,确定《人体发育学》、《言语治疗学》、《运动医学》、《运动疗法学》4门课程为双语教学建设课程,投入专项经费立项建设,在课程建设过程中,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,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,引进英文版教材,开展规范化双语教学,完成课程标准、课程大纲、考核大纲、授课教案、教学课件、试题库的制作等工作。通过出国访问,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能力。

在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方面,制定实施教学基地实践课程改革实施计划,立项建设《运动疗法学》、《作业疗法学》等2门在临床教学基地进行的实践课程。由校内教师和教学基地**教师共同参与,优化课程大纲与实习指导,规范见习、实习过程,严格设计考核方式,切实提升课程质量,力争建设校级、省级精品课程,提高学生临床知识掌握与临床技能实践能力,培养应用型、高素质专业人才。

 

关闭窗口